新一代导热相变材料,高功耗设备散热解决方案,发热传热散热不再是难题

————自主研发宽温域防火材料,助力通信与新能源领域热管理升级


在基站、新能源汽车、高性能计算设备高速发展的今天,电子器件因长期高温运行导致的性能衰减已成为行业痛点。针对这一挑战,东莞市海新电子有限公司近日宣布:其自主研发的导热相变材料(PCM)系列已实现规模化量产,该材料凭借独特的“温度触发形态变化”特性,成功应用于动力电池、服务器芯片等核心场景,助力客户提升设备可靠性。


高温相变化导热材料

高温相变化导热材料



智能温控:固液切换填补散热缝隙

海新电子技术总监介绍:“传统散热材料存在界面贴合不足的缺陷。我们的相变材料在室温下呈固态,当设备温度升至45℃以上时自动熔化为半流动态,像液态热桥般紧密填充芯片与散热器间的微观缝隙。”这种智能形态转换使热阻降低40%以上,尤其适用于车载充电系统、GPU散热等存在振动或公差变动的场景。


三大技术突破引领行业革新

安全双认证保障:全系列通过UL94V0防火认证,工作温度横跨-45℃~200℃,满足极端环境需求


非硅配方创新:采用环保型树脂基材,杜绝有机硅挥发风险,适配医疗设备等敏感领域


自动化适配设计:支持模切垫片、丝网印刷等多形态加工,兼容高速贴装生产线


目前该材料已在三大领域取得突破性应用:

    1,新能源汽车:为某头部电池厂商提供相变界面材料,将电池包温差控制在±2℃内

    2,数据中心:应用于AI服务器GPU散热模组,持续运行温度下降15℃

    3,半导体封装:在0.2mm超薄BGA封装中实现热阻0.3℃·cm²/W


垂直整合制造能力赋能定制开发

依托全自动导热硅胶片生产线与万级无尘模切车间,海新电子可针对客户特殊需求提供:


相变温度定制(45-80℃精准调节)


导热系数适配(2.0~8.5W/m·K梯度配置)


复合结构设计(绝缘层+导热层一体化方案)


“我们已建成从纳米导热膏到相变材料的全产品矩阵,”公司总经理表示,“未来将持续投入热仿真实验室建设,用实测数据帮助客户优化散热结构设计。”


随着电子设备向微型化、高功率演进,海新电子正加速布局第三代碳基/石墨片等导热材料研发,推动热管理技术从“被动散热”向“智能温控”跨越。


热门文章